2024 6
常有家長問:就讀蒙特梭利幼兒園的孩子,能適應環境國小生活嗎?我們要了解:蒙特梭利教育是"態度"的養成、是人格的教育。當孩子擁有自信、獨立、負責的人格特質,知識的學習也就不太需要操心,他會有信心面對課業、對學習負起責任。當然,常規裡也引導輪流、等待、尊重…,在蒙特梭利教室,這樣一個小型社會裡,因為幼兒共同遵守教室常規,漸漸地這些常規內化成好習慣,與同齡孩子相比較,相對來得成熟許多。 日常生活領域,是透過日常生活的活動,發展孩子的基礎能力,包含動作發展、生活自理、照顧環境、優雅禮儀。T0 教室中五大領域中的「日常區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區域,因為最接近生活,而且給予孩子親自動手的機會。對孩子而言,當孩子在操作日常教育的同時,也是練習、累積獲得日常生活的工作能力(轉、剪、縫、三指練習…等),而孩子每種能力的獲得,都可幫助累積未來的認知學習發展。孩子們透過工作不斷練習、重複、專注、熟練,進而應用在日常轉生活化,工作讓孩子增加興趣去學習,讓孩子自然而然中,學會自身的日常生活管理,幫助未來的生活技能打下基礎。T11 日常生活是在我們平常最唾手可得的,這領域對於幫助幼兒成為一位獨立的個體非常重要的,有時大人過多的協助干涉,反會阻礙幼兒自身的發展,應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做做看。其實,孩子非常喜歡動手做,有時大人的想法很快,一眼就知道怎麼弄最快,然而,對孩子來說,他不斷的嘗試,不斷的修正,直到找到他自己最適合的方法來完成,這過程對於幼兒來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平常在家裡亦應讓幼兒一起參與,從生活中建構自己,幼兒也是家裡的一員,透過許多小小的任務,讓孩子也能有興趣又能協助他自己獨立的發展。T21 日常生活區是受歡迎的地方,但在蒙特梭利教室的每項工作都只有一個,所以,在心理層面,孩子首先就需要學習輪流與等待。也因為如此,孩子自然而然也學習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像是,有的孩子為了能操作到,他就會早一點學校,就可以先做到。對學習,他們多了主動性以及積極性,當然對能先做到喜歡的工作,他們也更珍惜!但沒在第一時間輪到的人也會再想辦法 ,從中,孩子會知道人際規則,增加IQ的能力。T12 整體而言,自理能力並非單一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展現,包括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交互動技巧等。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的孩子,會有信心面對挑戰,主動性亦較高。因此,只要安全無虞,父母不妨引導孩子操作、學習,並花一些時間示範讓孩子瞭解,一點一滴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責任感,同時也提高獨立性與主動性,而不會想等著爸媽幫他完成自己該做的事。T31 環境不僅是孩子熟悉的地方更是培養習慣的地方。除家人以外,孩子第一個接觸的團體便是學校,教室也是孩子們每天最為熟悉的環境,而營造良好的環境是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創造的氛圍和規範。在早上蒙氏的工作中,孩子們會自發性地去做自己選擇的工作,工作中也要記得音量放低不打擾到其他孩子,以及工作結束離開座位後要記得靠椅子,保持走道暢通,還有走路腳步聲也要記得輕輕地、不踩別人的工作毯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大家一起遵守維護好環境的規範。不僅在教室要維護環境,外出的公共場所也需要大家一起遵守規範,像是排隊等車、看展覽音量降低等等,都是在守護環境和尊重別人的一個友好空間。T32
0 評論
第一章 認識幼兒特性 T0
孩子的大腦需要各式各樣的刺激,以激發大腦神經元的連結,常被使用的神經元,使得神經元連結網絡更密集,而不常使用的神經元連結,大腦依據「用盡廢退」的原則,則慢慢將其修剪掉。如何激發呢?可以經由感官來接收,幼兒教育特別強調感官教育和動手做的經驗。但現今大環境平板、手機、電視等3C產品無所不在,時常可看到父母把3C產品當成安撫幼兒的工具,讓幼兒使用手機、平板。但經常、長期使用手機和平板,可能造成孩子對於紙張和閱讀的不耐,以及注意力渙散等結果,父母不可不慎。 T12 從孩子適應環境中的反應,可觀察到他們強烈的求生適應本能。猶記有一對外籍父母因為工作外派來台,父母親並無任何中文基礎。來台後跟著孩子一同學習本地語言。孩子從發音和字母的認識,一個個慢慢從頭開始,卻只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孩子已經可以朗朗上口和同學自然的用中文對話,並且做老師和父母間翻譯的橋樑,在孩子離校時他也表示要繼續學中文。另曾有大班孩子問:老師妳知道什麼是〔一乾二淨〕?了解後,原來是家中有念小學的兄姊正在學習成語! T21 「敏感期」是什麼?當幼兒對某個東西或是技能很有興趣,當幼兒到達發展的一個階段,他可以非常輕而易舉的學習到一些能力。平常我們對於孩子的觀察可不能少,尤其年齡小的時候。例如,你可能會看到孩子很愛搬動重的物品,這是因為這時期他們很喜歡大肌肉的動作(發展)。了解孩子,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多使用滿足他的敏感期動作。你也會觀察到孩子會不斷的重複同一工作,他們從重複中得到滿足與內化對事物的理解。大人看到這些現象的時候常會沒有耐心、覺得孩子很固執,事實上,這是孩子內在自發、準備自己的天性。成人學習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為,你會發現孩子的世界很奇妙。 T31 「秩序敏感」是孩子在某一對時期內會突然對生活事務、做事的順序有某種程度的執著、自我規定,如果沒有照著他的規定他就會瞬間崩潰。其實跟大人一樣,「秩序」能為孩子帶來安全感、安心,只是他們對秩序的認知跟我們不一樣,因此才會發生大人小孩對做事順序的僵固膠著。如果孩子產生的是合理的或無傷大雅的需求,我們要試著理解孩子的情緒,孩子若堅持自己的方式,父母親也不必太堅持;如果是破壞大原則的需求,不能滿足孩子,就需要靈活變通,可以通過擁抱、講道理、轉移注意力等方式去平息孩子的情緒。 (2024 5月) 2024.03 T12
準備的環境在蒙特梭利的教育裡既是了解孩子的場域也是社會互動的一環。當環境讓孩子感受舒適,孩子能在其中自動自發的工作,也會影響周遭其他孩子跟著遵守明確的教室規則,包含輕聲的說話、教室內慢慢走、隨手靠椅子、保持動線暢通等細節之舉都是孩子與環境潛移默化的方式。 一旦孩子走進教室放好各自的物品後,接下來的工作選擇以及工作操作也都屬於準備環境的一部分。當孩子沒有頭緒的看著櫃子時,此時,老師可以先一旁觀察,等他選好拿起工作時就會慢慢的坐在位子上操作,或是看著其他孩子工作自己也會跟著工作。老師是引導者的角色,必要時才介入引導操作,也會適時地離開,好讓孩子自由地操作,並藉由觀察孩子的操作中得到反饋,既能隨時調整教具的適切與否等,也能了解孩子在操作教具時的狀態。 老師也會隨時提醒孩子們要愛護教室環境,環境是大家一起使用的,需要好好愛護環境。禮儀常規在此時就能體現在教室的環境裡,像是用餐完後可以順勢看一下座位下方的地板,若有不小心掉下去的食物可以幫忙撿起來等,或是在拿取教具時要使用雙手以保護教具,讓孩子們更進一步認識環境的重要性。同時老師也是環境和孩子間的橋樑,老師能清楚的示範教具讓孩子學會操作,若孩子們在操作工作中,不慎損壞教具,須立即更換地補上新的教具,好讓孩子們能接續操作。老師是隨時守護並保持環境就緒者。 環境在孩子的身上也體現了模仿,無論是模仿老師或是其他孩子,因此老師需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榜樣讓孩子們看。在教室裡也需保有秩序和次序感的環境,讓孩子們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在混齡教室更能看到年長的孩子會提醒或教導小一點的孩子該怎麼做,形成一種互助、尊重他人的友善環境。 教室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的小型社會,孩子在每一階段都會有一些些的改變,像是開始會回應對方、喜歡溝通、學會交談,或是藉由觀察和模仿同儕來學習,這也是混齡環境的優點。 最後,準備環境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觀察以及了解每個孩子在工作時的狀態,再根據工作狀態來調整教具的適合度和進度,讓孩子可以在信任、舒適的環境裡專注地進入工作狀態,以此達到雙向的回饋結果。 2024.03 T0
寬廣的環境定義,舉凡孩子所見、所觸,都是環境。實體環境(校園、教室…),與軟體環境(教師、氛圍…)相互搭配,才形成一個整體的環境。一般家長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會先從明顯可見的硬體環境著手:整潔、寬廣、明亮。接著才較深入了解學校的教學理念、課程規劃、師資等軟體部分。 教師主控教室環境的安排,及教室常規的建立。蒙特梭利將老師稱呼為「引導者」。既是引導者,則不是高高在上、傳統具威權的老師,與幼兒的關係也不是停留在傳統上對下的關係。因此,教室裡的老師若能時時提醒自己是「引導者」,或許較能避免以高姿態面對孩子,但當要維持教室應有的秩序時可能權威又會出現。如何拿捏謙卑與權威,對老師來說實在不容易。 教師是環境的準備者、守護者、橋樑者、觀察者。就準備環境而言,是個入門處,老師私底下需要花很多工夫學習教具的操作及蒙特梭利理念的研讀。守護環境,更是每天要做的,留意環境的每一角落,每一樣教具的完整性。接著,清楚了解每個孩子的進度,適時引起孩子興趣、引導孩子合適的教具。最終退居觀察角色,從觀察中,更了解孩子、引導方式是否適當,甚至檢視環境是否需調整。比如,偶而看到教室內桌椅、教具櫃位置會做一些更動,可能是老師觀察到孩子行進的動線不流暢而變動。 接著,書上繼續提到:合格的蒙特梭利教師,在言行、心理、氣質,三方面被訓練與準備。這對老師是個很好的提醒,在忙碌中不忘時時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當然這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與孩子同步在成長,走在對的方向,資歷越深的蒙特梭利老師越有價值。 首先,談到兒童語言的爆發,第一次是詞彙的爆發,第二次是思維的爆發。在這些爆發前,必需要有某種準備,也就是所謂的內化階段。在此階段,吸收很多的生活用語,理解字詞的意思,但尚未能完整發出這些字詞、用語的音,或許勉強講出幾個單音,可能加上一些動作來表達。此時若成人無法掌握兒童所表達的意思,兒童往往會由於成人的不能理解其所竭力想表達的是什麼而發脾氣,所以,惱怒不安,也是這一年齡階段兒童生活的一部分。
蒙特梭利提到:瞭解兒童生活的整體狀況的重要性。如此,當兒童有所表達時,較能猜測出其所想表達的,進而滿足其內在需求。如書上所提及的兩個例子:兒童耐心的特徵與內在對次序的渴望,如此便可減少此階段兒童因語言尚未發展而有的負面情緒。 兒童期的"心理損傷"可能造成成年後口齒不清、缺乏說話的勇氣…。我們必須始終如一,盡可能溫和地對待兒童,避免粗暴的行為或是用冷淡的權威性態度對待孩子,因為這將會阻礙兒童,甚至持續終生的發展異常。 兒童對於語言的追求是一段艱辛的歷程,但他不畏辛苦,當他意識到所表達出來的得到正確的回應,他會更樂於表達,從單字到句子,語言將帶給孩子更多的獨立能力(註:因為能與成人溝通順暢)。 T12
在混齡教室裡面可以發現,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使用語文有很大的差別。像是新學期初期小班的孩子,在詞彙的使用大都是名詞加上動詞(例如:爸爸上班);而中班的孩子,就會再加上形容詞、副詞修飾(爸爸很早就開車去上班);大班孩子的詞彙就更加複雜以及成熟,甚至還會主動詢問聽到的字彙所代表的意思。 在教室內隨著時間和孩子之間互動下,他們的語言也越來越成熟!曾經就有大班小朋友問:天荒地老是什麼意思。從這點就可以發現孩子對陌生的字詞是有好奇心也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另外在團體討論的活動中,對同學的分享,孩子也是默默的在吸收。 針對以上,在和小朋友互動時就要留意,使用正確的語句,像是小班的孩子,大人對話時要用完整句子取代兒語。中班的孩子,就需要給予大量的字彙,豐富他們語文的句子。而大班的孩子,他們喜歡閱讀故事,剛好他們也在學拼音,所以當他們自己可以把文字轉達成字詞或句子時,他們就更加有成就感和自信心。除了享受閱讀帶來的喜悅另外也藉由閱讀增加了想像力豐富了創造力。 每個階段都有其發展的階段任務,而且是與環環相扣的,當然每個階段大人也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是孩子觀察以及模仿的對象。 T0
大腦中兩個與語言有關的區域,一個與聽覺有關的感覺中樞,另一個與語言產生、與發音所要求的動作有關的運動中樞。運動中樞的發展比感覺中樞發展遲緩許多。幾個月大的嬰兒仔細看著說話者的嘴巴,似乎意識到所聽到的聲音出自於這「會動的雙唇」,時而好奇的觸摸它,有時專心看著並試圖模仿其動作。而嬰幼兒之耳朵結構精細複雜,不同的聲音產生不同的振動,在母親懷孕七個月時,耳朵已發育完全,可以開始工作,特殊的語言機制,出生後的嬰兒看似對聲音遲鈍,但應該說是專心於蒐集聲音、捕捉語言,之後才會啟動複雜的發音機制。十個月大的幼兒會發現從別人口中發出的聲音是有目的的。 幼兒在一歲,有的甚至到兩歲多之前,都不斷地只是靠聽覺大量的接收聲音,不斷地內化,等到運動中樞發展成熟時,進而模仿所聽到的聲音,幼兒開始說話,從單詞、短句到長句,這都是由幼兒內在導師在正確的時機引導。 幼兒大致上的語言發展循著這樣的進程,不過還是存在著個別差異,有的一歲十個月就已經很會表達,有的孩子要到二歲半才能完整的說出句子。當幼兒腦中有想法,但缺乏足夠的語言能力而無法表達自己時,或大人無法理解他時,會大發脾氣,也是常見的情況。 幼兒呀呀學語時,我們可能會以為用他的語言他才聽得懂,例如,穿鞋鞋…等疊音,其實幼兒知道鞋子、車子…這些名字,但還發不出這些音,雖然如此,我們應對他正常的講話,而幼兒也不會停止嘗試,可能過沒多久,就可以聽到孩子更多的語言。可以說每個月、每週,甚至每天都在進步。 T21
孩子的語言學習是非常廣泛的,只要他置身於語言環境中,孩子就能全盤的接收學習。這時期的孩子學習發音是非常好的時機,而且對於語言也處於敏感期。而語言不只有文字面上的,肢體、音樂…等等都算是語言的一種,主要目的是傳遞自己的想法、表達的方式。 雖然忙於工作,多撥空與孩子說話,並建立正確的說法及用法,會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用太多的疊字只是大人覺得可愛,對於孩子的語言學習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在教室中可以觀察到,有的孩子表達能力非常的好,且敘述事情的邏輯也非常的清楚,相比較下可以發現,表達好的孩子除了喜歡閱讀,語文的發展會比同齡的孩子來說更好。因此我們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語言的刺激,從小可以養成多閱讀繪本的習慣,或是聽故事、音樂律動等等。也讓孩子多與其他的孩子及大人接觸,建立大量的詞彙及基礎的聽說能力。而兩歲後就是語言的爆發時期,可以看到小的孩子對於語言卡的工作非常的有興趣。除了介紹詞彙外,可以激發他們的對話能力,從簡單的辭彙到句子的建立,多說,句子結構就能越來越清楚,孩子的語言能力就能從日常生活中建立出來。 T11
語言的敏感期為0-6歲,孩子在這階段對於語言的學習非常敏感。這階段的孩子對於聽覺也非常敏感,可分辨聲音的細微差異,學習語言又快又好。 在蒙特梭利語言教學中,我們讓孩子先從聲音遊戲開始,孩子透過聽去學習發音及聲調。當孩子對於聲音熟悉後才會開始接觸符號。孩子對於聲音遊戲十分熱衷,而且會主動搜尋以往所學的聲音來應用。例如,注音符號的「ㄎ」和英文字母的「k」孩子就會將它們交錯使用。孩子對於語言的接收度是來自四面八方的。為孩子創造良好「語言環境」,培養孩子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書中提到「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語言能力。」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對他智力的發展是有相關性的。當然,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不盡相同,整體來說,到了一歲半至二歲半左右,孩子會進入語言的聽、說爆發期,並且大量的使用簡單的句子與外界溝通。 語言發展原就屬幼兒認知發展的一部份,必須與記憶力、注意力、理解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不斷建構透過身體的、情緒的、認知的和社會性的活動,去結合語言發展的完整性。因此看似簡單的「開口說話」也是經過內在的統合計畫後而執行的行為。當孩子們想要回答爸爸媽媽的問題時,他就必須要能在大腦裡面先建構、組織,然後統整過後,再用會的詞彙表達出來。因此身為成人的我們,應該放慢腳步多花點耐心及細心,用心聆聽孩子想要對我們表達的言語,並給予適當的回應,而不是敷衍了事或是打發孩子離開。其實孩子很敏感的,成人的回應方式也會影響到他與同儕的互動方式,間接影響到孩子的社會互動能力喔。 T0
兒童最先發揮功能的器官是感官。(視、聽、嗅、味、觸覺)。它是獲取外界印象的工具,逐漸內化成為人格的一部分。當他們環顧四周,能看到視野中的一切,傾聽時能聽到聽覺所及範圍內的一切聲音。兒童先是將環境中的一切全部吸收進去,這叫「吸收性心智」。這學期小幼有幾位新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對中文完全陌生,幾週下來,聽到老師用中文說穿鞋子,他已能連結 ~ 去拿鞋穿,相信很快地他們即能用中文表達。所以,幼兒不會選擇要聽什麼、不聽什麼,而是全盤接收。 T31 對我而言,引導者需要幫助孩子發揮潛能、自立,表達自我之外,讓孩子有正向的態度,愛是幼教的根本。 從孩子的身上不難發現天性及遺傳特質,但也唯有透過環境中自由工作和活動的經驗,才能讓他的特質有實現的可能。老師的觀察力確實也要很細微,我們從越小的孩子身上可以觀察發現到許多的天性。一個罐子投球的動作就可以讓他反覆玩了很久。一首兒歌可以讓不同文化國家的孩子朗朗上口,即使語言尚不通,似乎也從唱唱跳跳中溫暖了他初入學不安的內心。當某個孩子唱反調時,另一個孩子會在他旁邊輕輕說「你可以說ok好嗎」?真是太可愛了!剛入學的一個孩子進教室後哭得更大聲,另一個孩子走過去用手比了個「噓」的動作,說:下午廣播媽媽就來了!轉移注意力之後,孩子起身看了看教室工作,一會兒就拿取工作開始操作、、、 T3 我觀察新來到學校的孩子,他們因環境改變感到不安,只會哭,看不到他真實的個性,待熟悉環境作息後,安全感有了,開始會表現出自然自在的樣貌,也開始可以觀察到他們的特性,待學習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有些孩子很快改變了,原本的調皮顯得井然有序,原本挑食的顯得勇於嚐試………等等。但家庭環境、基因傳給他們的,在內心裡還是有那麼一區塊是無法改變的,如脾性會跟隨父母家人相似,從小幼成長到大班的孩子這些都是可觀察到的。 T21 每天不斷的用手工作及活動,可以增加孩子的獨立及心智上的發展,會讓他的能力越來越提升,過程中他會不斷的重複嘗試,直到成功為止,接著就往下一個步驟挑戰。孩子就是這樣不斷的在工作循環中成長。當大人過度的干涉則會讓孩子產生退縮或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因此,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中學習他所需要的能力,也不要太操之過急,免得適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