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6 T12
範圍:童年之祕第10-12章 在第十章提到「由於成人和小孩心理狀態是如此水火不容,因此除非某一方做一些調整,否則兩人根本難以共同生活。我們不難看出,小孩總是被迫調整的一方,因此他在這個社會根本沒有地位。每當小孩的行為破壞大人環境的和諧時,一定會遭到制止。」 大人常在不自覺之下,以自己的角度為小孩決定事情,或是認為應該如何執行事情......,當然,當孩子還小或許只能順服家長的決定,因為他本身無能力改變,然而,隨著時間以及年齡經驗的增加,孩子的想法他們的需求,逐漸改變,若家長不調適教養的方式,那彼此間的衝突就會趨於明顯,就像常聽到大人抱怨,孩子堅持要穿哪件衣服出門才導致上學遲到,並影響彼此一早的心情。因為彼此都有自己的堅持,所以導致雙輸的局面!倘若能有事先的溝通,彼此的認同,那應該會是不一樣的結果! 相對呼應在第十二章其中提到「對兒童最好的幫助,就是隨他的高興自由活動。」 大人雖能理解其用意,但是在行動上面,卻又是過度的干預。就如同在使用水杯喝水,一定是用摔不壞的,決不會是玻璃或瓷器杯子!在倒茶時,一定規定不能超過哪個範圍....,因為大人會想到東西摔壞的後果,會想到水太滿的後果,也因為這總總過度保護會限制的動作,阻擋孩子學習探索的動機和衝動。在這過程中孩子可能就喪失一次次練習的機會!在拿捏方法上仍是我們所要再省思的。
0 評論
2017.06 T0
範圍:童年之祕第10-12章 兒童與成人的衝突,始於兒童發展到能夠獨立動作的階段。好像真的是這樣,當小孩能夠照自己的意思自由走動、手觸摸不同的東西時,成人很容易過度的干涉,造成彼此的衝突。反而是嬰兒時期,視覺、聽覺不是成人能夠完全禁止的,因此嬰兒能自得其樂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其敏感能力也隨之漸漸增強。面對幼兒,我們應學習觀察他們究竟在想什麼、在做什麼,讓他們有足夠自主的機會,做他們想做的事。 走路,最適合兒童了,書上提到,一個日本父親帶孩子散步,一路跟著孩子,儘管父親什麼都沒做,卻完全符合自然。可能是現在環境的關係,很多時候孩子是被放在手推車裡,但如果在公園裡,安全的範圍下,讓孩子自己走路,在過程中孩子可以協調許多不同的動作,以維持平衡及用兩條腿走路。孩子走路沒有固定的節奏,更沒有像大人一樣有特定的方向與目的,當他看到四周有趣的事物,立刻受到吸引,並試著走過去,大人要幫助小孩的部分,就是放慢自己的步伐跟著孩子。我覺得在這緊湊的生活步調中,大人們有很多事情要完成,步調很緊湊,若能真正了解這些對孩子的重要,才會進而放慢自己的速度。做其他的事也是一樣,孩子享受的是過程,讓我們把步調放慢,拋開成人的「目的」取向,應該就不會這麼急躁了。其實,我覺得較大的孩子也是一樣面臨類似的情況,上星期姪子要自己騎車到不曾去過的地方,在google map上找路線,他嘗試著找了幾條路線,在我看來,有一些是繞遠路,不用考慮,也不需要花時間再去研究這些路線。但我並沒有插手,因為,第一、這些路我都很熟,但他不熟。第二、他用心的過程就不會是浪費時間。後來他決定走一條,或許不是最近、最容易走的路(最近、最容易走是我所認為)。最後,他順利到達目的地,也平安回家。這件事,給我的體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他自己做過的才是最刻骨銘心的,我們的經驗只能提供參考。 2017.06 T11
範圍:童年之祕第10-12章 在這一章節提到了「成長的障礙」,成年人應該努力去了解孩子的需要,提供孩子一個適合的生長環境,使孩子得到滿足.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給人類帶來幫助。蒙特梭利教學法包含了四大要素環境、教具、教師和兒童。這四大元素綜合起來,它們是一個屬於整體教育「孩子」的環境。 蒙特梭利學校教室的主要特色就是,一切以孩子為主。不但教具內容要適合孩子智力發展的階段,所有的硬體設備也都以孩子的高度為標準,因為在教室中內,我們鼓勵孩子一切事物都由孩子們自己動手。如:吃飯的桌、椅、匙、抹布、手布……等,都應適合孩子的尺寸,而老師如何準備環境呢?只要設想:從孩子一上飯桌,到吃飯完後下桌的中間會經過哪些過程?而哪些是過程中所需用的物品?以及它們的大小、輕重等等,都必須是適合孩子能夠使用的。為什麼要以孩子為中心設計環境呢?因為透過這些預備環境中,不是只看見當下的成效,而是為了培養孩子以後能夠一切自己動手,不會依賴他人。不用太小看孩子的能力,很多父母都會覺得一個三歲半的孩子什麼都不會,其實,一個三歲半的孩子不但會自己擦鼻涕、摺衣服、脫鞋子,還會照顧環境呢!但是關鍵就在成人是否大膽和耐心地給過孩子機會自己做,而且成功地引導過孩子。想要孩子長大,成人就必須學會放手及預備安排環境,讓孩子自我去學習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