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現 兒 童
T2 4歲多的小朋友這陣子非常熱愛拼音活動,媽媽分享他在家裡看故事會不停的發音、拼音,滔滔不絕,在學校裡喜歡在語言區域活動,可以待在語言區域裡許久時間,很忙碌的進行他的語言學習。 某日,工作時間,他剛操作完圖片名稱盒練習,也將名稱書寫在紙上,要進行下一個活動,他卻一直在線區繞來繞去,視線停留在正在操作拼音盒活動的孩子許久,老師便上前詢問他需要些什麼,他想要操作拼音盒,他知道要等待,老師提出他先做其他活動好嗎?他不願意,並用堅定的口吻說:「我要等他拼完,因為我昨天的沒有完成。」…… 終於,輪到他操作拼音盒了,很快的他已準備好地毯和拼音盒,又到文化區域拿了最近熱愛的昆蟲模型,開始進行他的拼音活動,很專注也很快樂的把玩昆蟲模型。 他口中念著名稱,手裡拿著發音找到的注音符號,活動持續進行三分多鐘,他停了下來,卡住了,他不知道「蜻蜓」的拼音,坐在地毯前看著拼音盒,還是沒有答案,老師上前引導,他說:「我不知道蜻蜓是什麼?」,老師引導他將蜻蜓轉成音,他一直ㄑㄑㄑ老師便將ㄑ…一…ㄥ唸得緩而慢,他發音對了,便教他唸快一點,再快一點,最後,他拼出來,他認得這個字了。隔天,工作時間,他又將拼音盒拿了出來,再拿昆蟲模型進行拼音,蜻蜓、蝴蝶都拼對了! 很多孩子讀句子、唸故事,斷斷續續拼音,拼完了,你問他故事說什麼,他會回答不知道,但他唸完了!孩子在進行閱讀活動是一段艱辛漫長過程,當他開始對語言敏感時,孩子透過自然發展程序發展,建立語言。因為高度敏感會引起他對字母的狂熱,他自動自發的展開他的慾望。一個會寫字的孩子,當我們請他用閱讀來說明字時,他需要一段時間,慢慢的拼音將它組成字音。要抓住每一個字的感覺,發音要快,語調也要控制好。這是非常困難的,孩子必須認識這個字,他的語調才會準確,因此,閱讀是個高智能的能力。 事實上,閱讀並不是一連串的一個字一個字唸出來。閱讀是將我們複雜的思想和別人溝通,在孩子不能掌控思想語言前,他不能理解一本書,會看字和了解書中的意思關係,就像會發音和會演講之間的差距一樣。 當我們發現孩子出現了對語言符號高度的敏感時,我們可以安排好語言的學習環境,讓他盡情的享受語言的學習過程和成就,相信很多爸爸媽媽和老師一樣,意外的發現孩子會了這個字,也懂了字的意思,還能使用在生活裡。 (NJ:起動階段,興趣才是關鍵,應小心保持保護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0 評論
發現兒童心得報告 T1 在閱讀方面,蒙特梭利談到「閱讀與書寫可以同時並行」,舉例來說:蒙特梭利教室中的「砂字板」工作,當老師在介紹一個英文字母(注音符號)給孩子認識時,我們會發音給孩子聽,孩子在聽的同時,我們也讓孩子觸摸砂字板的筆畫,當孩子在操作這個工作時,孩子就會將字母的聲音、符號與觸摸的筆順連結起來,在這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去看字母本身形體時時,就開始「讀」;當孩子透過手指去描寫砂字板時,就是在「寫」。這時孩子已經開始接觸練習讀、寫了。書中提到「語言是在有意義的情境中,因應溝通的需要而生,不論是口語或書寫。」。因此在教室中我們鼓勵年紀較大的孩子分享生活中的各種語文活動,像是閱讀書信、報紙(剪報)、廣告傳單、招牌門牌、商品標籤、包裝盒示、購物清單、也鼓勵家長帶孩子到圖書館借書看書、鼓勵孩子製作卡片或感謝函等語言活動。透過生活事物來豐富語文活動,對孩子就是最自然也最方便的閱讀學習。 閱讀對孩子而言是有樂趣及成就感的,因此在教室中我們觀察到在自然的情境下較大孩子念故事給小的孩子聽,也可以看到小的孩子學大孩子念故事的情景出現,這些都是在自然情境下,閱讀不能強逼,填鴨式的教學,只會讓孩子失去興趣,也抹殺了孩子對閱讀的內在動機,孩子學會閱讀需要一段時間,身為引導者的我們,能幫助孩子學習的就是製造更佳的語言環境。(NJ:蒙特梭利教學的讀、寫都是經長期準備、蘊釀,漸進而成,而”興趣”成了孩子學習的動力,如何保護及保持,就需成人的準備環境了)
發現兒童 讀書心得
2013.12 T0 範圍:第 17 - 18章 (NJ:語言是文化的工具,這裡呈現幼兒學習閱讀的幾個階段) 所謂「閱讀」,指的是:了解唸的字的意思。孩子剛學會拼音時,喜歡拿著故事書,一個字一個字的唸,他正對拼音有興趣,內在的動力,讓他不斷地想拼音,此時他未必了解故書的內容。記得五歲的姪子剛學會拼音時,喜歡大聲地唸故事書。一次剛好拿到哥哥的閱讀作業,裡頭是一些短篇故事,每個故事後面附有幾題針對故事內容的小測驗。他獨自的唸了起來,看他唸得還蠻順暢的,心想他懂得故事在說些什麼嗎,於是把後面的測驗拿來問他,他並不清楚內容,確實他只是在「唸」,尚未進入閱讀階段(NJ:這階段”興趣”是關鍵)。過了一段時間的某一天,我們在討論一個小飛俠彼得潘的故事情節,我提到:船長的手是被鱷魚咬掉;小姪子說:是被小飛俠砍掉。為了求證,小姪子拿出故事書,慢慢找出那個部份,靜靜的看了那一段說:「沒錯,船長的手是被小飛俠砍掉,剛好被一旁的鱷魚吃掉。」我想他已經開始透過閱讀吸收思想、知識的時期,所以準備足夠的書籍供其閱讀就是必要的了(NJ:進入”文化”階段)。 當孩子會閱讀,就能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NJ:讀、寫相關但不同時出現),或是利用書寫文字來彼此溝通。有一次,小姪子的爸爸從深圳回來已經半夜,小姪子用注音寫了「爸爸回來叫我們」的紙條。爸爸回來看了也叫醒他,之後他更了解書寫的作用,偶爾也會在紙條上寫下提醒自己要記得帶的東西。平時,透過書寫、閱讀練習活動讓孩子慢慢熟練它。這次聖誕節,老師引導大班的幼兒將想要的禮物寫下來告訴聖誕老公公,讓孩子將腦子裡的想法透過紙筆記錄下來,也是很棒的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