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大家畏懼的一門課目,從小我們就被填鴨式的教導數學,看著黑板寫著5加4 等於9 ,心中納悶著為什麼時,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們數手指就知道了,手指當比到十隻以後,不夠手指可以數的時候,那就開始學著畫圈圈來數數。就這樣,一題題目要花上好多時間來算數數。而就此開始,開始討厭數學這種艱難的課題及作業!
抽象的數學常常讓人摸不著頭緒,在接觸蒙特梭利數學後,數學開始變有趣了!透過具體的教具,把抽象的數學變的具體了,在基礎建立後有能力把數學變的抽象了。透過操作感官、數學教具孩子無意中進入了數學領域,如感官教具的形體、配對、組合,都和往後操作數學教具有莫大的關係!孩子透過操作教具,開始慢慢建立的吸收性心智,讓她們對數學也有了基礎的概念及吸收。 班上小班孩子,最喜歡數數了!透過數數孩子發現越來越多的量概念,從數學教具操作中孩子漸漸開始探索數學的樂趣所在。如:數棒操作時,孩子會發現數棒越數越長,甚至會發現10比自己還要更高,對此發現孩子常常樂此不疲,總不斷的研究數棒的量,並且會主動分享告知自己比6還要高喔。孩子透過數棒的操作,除了量的概念建立外,還發現了周遭身邊孩子的身高,並會主動的和自己的身高比較。這何嘗不是種數學的學習了;另外在坊錘箱工作中,孩子開始接觸到0,對於0就是『沒有的、空空的』感到十分不可思議,當孩子發現0就是什麼都沒有時,總會思考好久仍然百思不解著看著老師。透過具體的教具,我們可以讓孩子透過親手操作來具體化數學,在教室中我們反倒發現只要駕馭過數學教具的孩子,對於數學的探索就會延綿不絕下去。
0 評論
什麼是「數學」?仔細想想數學是圍繞生活中喔!數學也是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蒙特梭利主張數學句教育應該從感官開始,養成觀察分析的能力,自然循序的將抽象的符號透過教具的重複操作,讓孩子輕而易舉的獲得數與量的概念。環繞在孩子生活周圍的事物實在是不可勝數,萬事萬物中有著共同的屬性例如:大小、形狀、顏色、重量,我們要歸納幾種屬性,讓孩子透過個人的感覺器官,集中注意力,才能掌握住那些抽象的要素與關係。 運用感覺器官,以感官教具為基礎,培養邏輯的思考態度,也就是協助孩子分析和統合明確掌握住事物或現象的思考和態度,數學教育所需要的邏輯思考態度,早就在感官教育中建立了。 某日早上團體時間,大班孩子期待著老師要示範的切水果活動,大家準備好坐了下來,老師便示範工作!小朋友今天要示範的工作是「切蘋果」,此時此刻孩子們專注的看著老師介紹材料與示範,當老師將蘋果放於沾板切時,孩子們開始出了些聲音:一位孩子說:「1、2、3」另一位孩子便說:「再來是6」,幾會孩子也跟著說:「再來是9」…「這樣不夠ㄋㄟ,有10個小朋友,這樣不能公平分給大家」…,老師依然持續動作,孩子們嚷嚷的數字,這群孩子因為有了具體的感官經驗,他們將數字、數量、加法、乘法的數概念內化了。老師微笑很享受這一刻,孩子們的七嘴八舌,最後孩子是將切好的12塊蘋果滿足的吃下肚,其中兩塊則求公平進了老師的肚子裡。 小班對「塞根板Ⅰ」的活動非常感興趣,每日活動都會拿出來玩,有時自己操作,有時和小朋友一起玩,工作時一邊數一邊算,「1、2、3、4、5,呃、不是,不是再一次;1、2、3、4、5、6……」,這美妙的聲音持續到他完成工作為止。 透過顏色(感官)與不斷的計數和數字卡,孩子已經將數名與數量內化在腦子中,當操作時放錯位置或是操作紙上活動,孩子以不需要依賴老師,他可以獨立完成活動,那樣的成就感和喜悅與自信是孩子自己得來的,老師只管享受那滿足後的笑容與不放棄天真的計數聲音。 蒙特梭利數學教具藉由孩子的敏感期,幼兒於天性中便存在有數學心智,對於大自然界中的規則和秩序,在此一時期有強烈的感覺,所以,數學教具中的大小、長短、寬窄及數字的規律性,都會讓孩子有更高的學習動機來操作他們。 因此,蒙特梭利數學教具是極具系統性、整體性。除保留感官教具的原則,配對、分類、序列的觀念外,加入了精確的量,延展於感官教具中的學習。 一般人視數學為困難學科,大都畏懼其「抽象」特質。因此,蒙特梭利主張數學教育應從感官訓練著手,養成觀察、分析的能力,以及專心和秩序的習性後,再藉著數學教具和教學活動,自然循序地將抽象的符號,透過教具的重複操作,讓幼兒輕鬆地獲得數和量的概念,再進入四則運算中,自然地養成「不怕數學、喜歡數學」的推理習性。
最近班上大班的小朋友剛好在練習感官教具中三項式的數學概念,一開始就出現2個派別,有一半的小朋友都很抗拒,直覺就跟老師說-好難喔!另外一半卻是眼睛發亮,很仔細的去看老師怎麼去操作,一個步驟一步驟都很認真的觀察,並且躍躍欲試。透過老師的觀察,喜歡此工作的小朋友在平常的操作中,手的運用特別多,尤其是在秩序上有較高的敏感度,當實際在操作三項式的數學概念時,可以較快的吸收並去運用,也可以舉一反翻三,所以即使面對的是長長一段的程序,還是可以克服,很令人佩服呢! 當我們預備好豐富性的操作性工作,依孩子的能力一步一步的去扎根,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引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那麼數學將不再是遙遠的數學概念,而是與我們生生活的一部分了。 蒙特梭利數學教具是非常吸引人的,接觸蒙氏教學之初,上了蒙氏數學課程,老師介紹數學教具的操作方式,便深深地被蒙特梭利數學教具吸引,蛇的遊戲、銀行遊戲、塞根板的操作…,也讓我由衷地佩服蒙特梭利的智慧,能設計出如此的教具,從數字與數量的結合到十進制、四則運算…,幼兒可以透過教具的操作,具備數學能力,而不是記憶式的數學(文字)。當幼兒會用腦子做抽象工作,即具備心算能力,例如:提到兩個小時,幼兒會說:一百二十分鐘,很久耶!看到票價三十元,馬上會反應說我們三個人要九十元。
另外書上提到0的概念,有趣的進行遊戲,孩子很快了解0代表「什麼都沒有」。0還有另一個意義--佔一個位子,例如50,此時0佔了個位數,50是五十。 數學充滿在生活中,環境中無時無刻不離開數學,幾張椅子、幾個桌子、大小、形狀、時間、平分、長度…,孩子的數學能力,透過感官、透過教具建構起來,由具體進入抽象,用對方法,數學非常好玩、有趣,不應是孩子害怕的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