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新園蒙特梭利幼兒園
  • 首頁
  • 入學資訊
    • 關於 >
      • 教學內容
      • 蒙特梭利
  • 在校訊息
    • 行事曆
    • 相簿
    • 親子屋
    • 宣導資訊 >
      • 教育部通報109.01.30
      • 武漢肺炎防疫
      • H7N9流感專區
      • 預防登革熱
      • 狂犬病專區
      • 臺灣母語日
  • 更多文章
    • 孩子不麻煩
    • 教師心得
  • 聯絡新園
  • English

孩子不麻煩

發展目標

4/28/2009

0 評論

 
  這個階段孩子的發展目標是什麼呢?這兒我們要談談的是動作發展、語言發展、認知發展,這些發展延伸到知識的發展。

   動作發展反映著嬰幼兒和環境互動的情形,當孩子能移動自己身體時,也是開始展現「自我」的時侯。動作發展不僅具有生理意義,也具有心理意含。孩子常在大人照看下,繞著圈子奔跑,呈現他可以和願意到達的「領土」,呈現他的主控範圍。這個階段的動作發展包括粗大動作(gross motor)如走、跳、跑等和由手臂、手腕、五指,三指到兩指的細小動作(fine movement),及動作協調(coordination) 能力。粗大動作中,腳尖行走(tip toe)大約是1歲1歲半,定點跳要到2歲到2歲半,單腳跳則是3歲左右孩子才會做。

   動作發展中,手的探索是孩子形成「第一經驗」的主要工具,而手的經驗和大腦的發展息息相關。更精確地說,腦為体手為用,手是腦的工具,借由觸覺,手是腦部訊息輸入及探索的工具,而手也接受腦的指令而成為輸出工具。阻止孩子「動手動腳」可能阻斷孩子探索。讓「準備好的環境」,去配合孩子「動手動腳」才是合適的作法,而不是放任環境的不利,卻禁止孩子動用手腳,阻止孩子探索成長的機會。實務上,我們最常聽到的情況,就是父母因為擔心孩子弄壞打破東西,因此不斷叮嚀孩子不准動這不准摸那,孩子看來是安全了東西也安全了,但孩子的探索發展機會也沒了。是不是倒過來,多花些功夫盯著「準備環境」,而不是盯著孩子,讓孩子感到動輒得咎,不動就不犯錯呢。如果環境是準備好的,就別用放大鏡盯著孩子吧。

  當然,動作發展是需要有步驟的引導的,也不是放任不管。拿孩子拿筆寫字當例子吧。一般認為孩子該幾歲才能寫字呢?其實這個問題問的不夠精確,應該問:「孩子要經過什麼動作的發展才能開始寫字呢?」,年紀只是參考而已,如果孩子細緻的筆劃(stroke,例如塗鴨時不能控制筆劃在線條框內)還沒有能力,就算年紀到了,也是不合適強行拿筆。反之,一個兩歲多起就已接受從粗到精的動作發展練習的孩子,經過兩年到了四歲多能夠有力地拿筷子夾東西,拿筆也是水到渠成,就不足奇怪的。可見得是否經歷動作發展的過程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武斷的年齡切割。       

0 評論

階段特質(2) 安全感

4/20/2009

0 評論

 
    接著,我們再看看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需求及發展特性。每一種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因此「安全感」就成了基本心理需求,孩子自然也不例外。想想,一個孩子從週密保護溫暖的娘胎中初出,突然開始面對外在種種尚無法理解的訊息,如果我們是他,會最需要什麼呢?

    對孩子來說「安全感」在人方面,就是溫暖平穩的互動和接觸,在事方面,就是有次序、會重複、有因果、可預測。因此,一個有次序的居住環境、規律的作息和溫和/溫馨的情緒環境,正是幼兒安全感的基本來源。我們再申論一下情緒環境,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有耐心、我們自己要先有耐心,尊重孩子的步調。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有自信,我們就應該鼓勵、協助孩子自己能完成一件事(這事大人看來也許只是微不足道的),避免會打擊孩子信心的互動方式和言語情境。孩子個性上的特質,不是口頭教得來的,而是長期情緒環境薰陶而來的。這環境有賴家庭和學校共同營造。

    兩到四歲孩子的次序敏感也和「安全感」有關, 「次序敏感」父母是很容易觀察到的。例如,孩子會很堅持用同樣的方法做同樣的事,每天聽同樣的故事或是每天要你和他玩同樣的遊戲,坐在汽車內同樣的位子。如果隨意更動他的位置或次序,就會鬧得不可開交。請你耐心面對孩子這種特質,次序感是建立邏輯的重要基石。如果我們並不知道他為何如此「魯」,那麼,只要沒有危險,無害的事,為什麼不讓他做呢? 這背後也許是成長的一番道理,只是我們無知而已。還有,這年紀孩子重複做一件事,常是一種知識內化的過程,也是專注力的徵兆,不能小瞰。通常孩子有興趣才會重複,重複則導致專注。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有專心的能力,我們就要提供孩子能專心的環境。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第一個要檢視的就是他的「安全感」是否有了變化。

    前面談過,孩子心智特質就是「吸收心智」,例如記憶超強。孩子初生,他的大腦記憶體是很空很大的(100億個神經元待命聯結!),對於各式各樣的外界資訊,他都有強烈的獲取需求。打個比喻就是孩子看東西像照相機,鉅細彌遺,大人看東西則像寫生,只看自己喜歡的。又有一比喻說孩子的吸收能力像乾海綿吸水。問題是乾淨水、骯髒水都吸,所以可以得知「準備的環境」的重要了。

    喔!別忘了,環境包括人、事、物。父母的影響,有形或無形的,都決不少於學校老師,別忘了自己的責任。我們在稍後會再回到這話題。

0 評論

階段特質(1) 天縱英明

4/14/2009

0 評論

 
接下來,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質。首先,在生理方面,孩子己是具體而微,但是每個部份都有待強化、細緻化,例如,動作上及認知上。孩子的動作發展是比較容易觀察到,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提供一個有利動作發展及協調的環境,我們留待後面再細說。這裏先強調孩子的心智層面。眾所皆知,大腦是人的指揮中心,而神經網路的搭建則是有賴神經元的聯結。根據已知的大腦研究結論顯示,嬰兒在初生之時其大腦神經元(neuron)之數目極大,隨著年齡增長,不使用的神經元將被無情地修剪(prune),以留下足夠使用的空間,而常用的部份則被加強。至於少用的部份則連結虛弱。因此重要的是,這些神經元是否被髓鞘化(myelination)。而所謂的髓鞘化,指的即是因經常「使用」而使得該相對應的神經元被髄磷脂特別”包覆”起來,髓鞘化的神經使得經過其中的訊號更快速而精準。而「使用」即是指孩子動用五官(尤其是手)的經驗。我們常聽到的「動作協調」、「手眼協調」和上面的論述是息息相關的。幼兒教育大師蒙特梭利夫人曾經說過「孩子在初生時個個是天才」、這句話對照上述的研究結論確有其依據的。她也說到,孩子的固有天份後來消失,是因為「錯過巴士」、「盒子沒有打開」。亦即孩子沒有足夠的親自經歷機會,或者就是神經元沒有機會及足夠的使用而髓鞘化。她這個令人驚異的觀察,讓人不得不重新檢視幼兒階段發展及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這也似乎提示了孩子感官及手動用的機會是非常寶貴的。此外,也正由於孩子大腦的極大量神經元,使得每個孩子天生的記憶能力超強,蒙特梭利稱之為「吸收性心智 (absorbent mind)」。許多幼兒的父母常會覺得自己的幼小孩子「很聰明」原因即在此。我們甚至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是「小時了了」的,只不過,如何培養孩子延續這種聰明而「大亦佳」,卻是需要成人對孩子學習特質的理解和投入的。 
0 評論

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

4/4/2009

0 評論

 
    蒙特梭利把人的成長從出生到成年分成四個階段,那麼,0-6是第一階段, 6-12, 12-18,和18到成人。四個階段中,0-6以及12-18這兩個階段是身、心皆快速變化和發展的階段,這兩階段孩子長得很快,生理在快速調適狀態下,因此容易生病。此外, 心智上的變化也很劇烈,常出現超出我們預期的行為反應,父母需要跟上腳步。談到幼兒階段,有時我們又可以把0-6再分兩階段,就是嬰兒期和學步兒到六歲左右。這裏我們將把重點放在學步後的階段上,這個年紀的幼兒,其實是很可愛的時候。


    孩子從呱呱墜地時的一片空白,慢慢發展直到六歲左右,基本上是從「無我」到「自我」到「人我」的過程。看看剛出生不久的孩子,他們對於外界的訊息無法做太多的反應,雖然他的內心可能是非常活躍的。因為他的心智仍無法和他的動作連結得很好,他甚至不知道他的四肢是他可以控制的。幾個月大時,他開始可以舉起手來端詳,並且逐漸理解到他是可以掌控它的。這就是嬰兒從「無我」到「自我」的第一步。接下來,他持續進展的動作發展使得他可以藉由腳的移動,擴大他的領域,手的觸摸穫取較深刻的體會,而這手腳的明確掌控,自然地引領著他的意識也進入以「我」為中心的「自我」階段。再往下長,除了父母家人,孩子上學了與同儕接觸,於是他就體會了「人我」的階段了。「人我」階段中,他學到「自我」的界限,這也開始了社會化的第一步。

   「無我」階段的孩子「很乖」,「自我」的階段孩子很「固執」,「人我」的階段孩子則很需要同儕的「認同」。接下來我們先看這階段孩子的特質是哪些.... 

0 評論

    李定智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
    持蒙特梭利AMS證照

    Archives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二月 2015
    八月 2013
    三月 2013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十一月 2011
    七月 2010
    四月 2010
    三月 2010
    一月 2010
    六月 2009
    四月 2009
    三月 2009

    Categories

    全部

    RSS 訂閱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新園幼兒園
  • 首頁
  • 入學資訊
    • 關於 >
      • 教學內容
      • 蒙特梭利
  • 在校訊息
    • 行事曆
    • 相簿
    • 親子屋
    • 宣導資訊 >
      • 教育部通報109.01.30
      • 武漢肺炎防疫
      • H7N9流感專區
      • 預防登革熱
      • 狂犬病專區
      • 臺灣母語日
  • 更多文章
    • 孩子不麻煩
    • 教師心得
  • 聯絡新園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