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動作發展,不免要多談談「手」。兩歲的孩子,精力超旺,動手動腳是正常而不是反常,到底該如何看待呢? 前面已提到手和大腦發展的關係,也提到應該是"準備環境"讓孩子能動手。我們常看到年輕父母,護子心切,幾乎阻斷所有孩子動手機會(也就阻斷孩子相關的腦部發展)。我們有個例子是,一個幼兒六個大人的家庭,除了父母外有兩個阿姨、祖父母。孩子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大人的口頭"評論指導",使得孩子動輒得咎,光是回應大人就來不及了。孩子也不太需要動手,因為孩子一吭聲一揚眉,大人就幫他作好,舉凡倒水、餵飯、拿玩具等等所有事情了。而父母的主訴,卻是告訴我們孩子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已帶去看醫生了。我們告訴父母,孩子不急著就醫,先待我們觀察一陣,孩子很可能只需要正常的工作及動手機會而已,而事後證實也正是如此。在年輕父母中這其實是蠻常見的情況,值得提醒。
另外,我們認為所謂「過動」常反而是更年幼時正常活動受到太多壓抑、太少引導,因為動的天性未得到滿足和適當練習,而發生的"躁動"(不知如何協調動作)的現象。同樣的,「自閉」也是要小心認定。上述兩種情況,需要很專業的醫療鑑定程序(可參考美國小兒科學會網站)。即使確認,後續的療程如何進行,才是重點。真正確認的病例比例並不高,這些名稱有被過度引用之慮。很多手腳被壓抑的孩子是無辜的。父母的態度調整也許就足以解決大半問題了。準備好環境,讓孩子儘量能動手、上手工作,如果孩子不會的動作,做分解動作,然後「慢而精確地」示範給孩子看,然後讓他多練習,你將會驚訝於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是的,他會,而且慢慢地你會發現動作發展常得到滿足的孩子,順從度是很高的,因為他的安全感、自信心也會隨著"我也會做"提昇,對人格正向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這階段是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亦即孩子對於語音的區辦及吸收有強烈的意願。專家曾提出研究結果認為世界上數萬種語言,有八百多種發音嘴型,兩歲多的孩子可以掌握所有嘴型,而成年人只能掌握數十種而已 (Dowling)。 你注意到嗎? 幼兒在聽他人說話時,眼睛、耳朵、嘴巴都用上了,也可以說是「五官全開」地學習。這個年紀,孩子是不區分什麼語言的,兒是由環境主要語言影響,因此,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語言在幼兒階段就是"母語"。所以,你可以看到三歲以前說法語的孩子,上學後只講中文。 語言發展說、聽、讀、寫。這個階段主要在說、聽和看。說、聽都需要豐富、正確的語言環境。提供孩子大量的、精確的詞彙,像是故事、兒歌,耐心的互動式對話。正式的「說」,則先從發音、拼音、拼字,到詞、句,到表達自我。「讀」, 則由符號、名稱、辦識、配對開始,適齡的童書(字大、顏色柔和、故事單純重覆、帶觸感等)是可以善用的工具。「寫」的部份則先自大小肌肉發展及控制開始,塗鴉、上色、描線都是不錯的遊戲。語言、曲調,結合動作,在這年紀是十分有效的。上面提過,「五官全開」是孩子學習的特質。語言、動作加上其它感官的輸入訊息,全部在大腦語言區統合,這是最有效的學習。 (2/4 待續)
0 評論
從人類發展學角度來說,人類一生其實是一個接一個的「發展階段」,例如我們常聽到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每個階段都有它主觀或客觀上,需要發展的能力。「幼兒階段」在這裡指的是出生到進入小學之前(0 ~ 6+歲)的階段。早期,人們以為這階段孩子不能、而且也不需要學甚麼,20世紀之後大量的研究結果才開始凸顯出,幼兒階段是墊基的關鍵階段,直接影響接下來的兒童階段、青少年階段直到青年階段。 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相信父母和長輩們應該都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到底能學些甚麼?我想利用這個園地,分次簡短說明幼兒園階段最重要的幾個發展:動作發展、語言發展、 認知發展、社會化發展 (EQ)。這些基礎發展延伸而且直接影響到接下來求學階段知識 (IQ)的發展。 動作發展 反映著嬰幼兒和環境互動的情形,當孩子能移動自己身體時,也是開始展現「自我」的時侯。動作發展不僅具有生理意義,也具有心理意涵。孩子常在大人照看下,繞著圈子奔跑,這呈現他可以和願意到達的「領土」,呈現他的主控範圍。 這階段的動作發展包括粗大動作(gross motor)如走、跳、跑等和由手臂、手腕、五指、三指到兩指等的精細動作(fine movement),及動作協調(coordination)能力。粗大動作中,例如腳尖行走(tip-toe)大約是1歲1歲半,定點跳要到2歲到2歲半,單腳跳則是3歲左右孩子才會做。 動作發展中,手的探索是孩子形成「第一經驗」的主要工具,而手的經驗和大腦的發展息息相關。更精確地說,腦為體,手為用,手是腦的工具,借由觸覺,手是腦部訊息輸入及探索工具,而手也接受腦的指令而成為輸出工具。 阻止孩子「動手動腳」可能阻斷孩子探索和腦部的發展。讓「準備好的環境」去配合孩子可以合理的「動手動腳」才是合適的作法,而不是放任環境的不利,卻禁止孩子動用手腳,阻止孩子探索成長的機會。實務上,我們最常聽到的情況,就是父母因為擔心孩子弄壞打破東西,因此不斷叮嚀孩子不准動這不准摸那,孩子看來是安全了,東西也安全了,但孩子的探索發展機會可能也沒了。是不是應倒過來,多花些功夫盯著「準備環境」,而不是盯著孩子,讓孩子感到動輒得咎,不做不錯(不發展)呢? 如果環境是準備好的,就別用放大鏡盯著孩子吧。當然,動作發展是需要有步驟的引導的,也不是放任不管。拿孩子拿筆寫字當例子吧。你認為孩子該幾歲才能寫字呢?其實這個問題問的不夠精確,應該問:「孩子要經過什麼動作的發展過程才能寫字呢?」,年紀只是參考而已。如果孩子對於細緻的筆劃(stroke,例如塗鴨時不能控制筆劃在線條框內) 還沒有能力,就算年紀到了,也是不合適強行拿筆。反之,一個兩歲多起,就已接受從粗到精的動作發展練習的孩子,經過兩年到了四歲多,能夠有力地拿筷子夾東西,拿筆也是水到渠成,不足奇怪的。可見得是否已經歷「發展的過程」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武斷的年齡判斷。 (1/4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