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新園蒙特梭利幼兒園
  • 首頁
  • 入學資訊
    • 關於 >
      • 教學內容
      • 蒙特梭利
  • 在校訊息
    • 行事曆
    • 相簿
    • 親子屋
    • 宣導資訊 >
      • 教育部通報109.01.30
      • 武漢肺炎防疫
      • H7N9流感專區
      • 預防登革熱
      • 狂犬病專區
      • 臺灣母語日
  • 更多文章
    • 孩子不麻煩
    • 教師心得
  • 聯絡新園
  • English

孩子不麻煩

社會化

3/19/2010

0 評論

 
  幼兒社會化的發展主要開始於同儕關係。我們曾提過,0到6歲孩子從「無我」到「自我」到「人我」逐步發展。2歲前的孩子,主要是和手足互動,人我發展較侷限,少子化的社會或孩子受到過多呵護,使得不少幼兒在初次上學時,社交能力相當薄弱甚至不具備。幼兒社交能力常是透過同儕互動及遊戲來發展。2歲前的孩子常是相互伴隨,但各自玩玩具,或被稱為「平行遊戲,」。2歲後,則開始所謂的「聯結遊戲」,就是玩伴間有較多互動,包括對話和模仿。3、4歲左右才開始有「合作遊戲」,孩子會共同玩一個遊戲。

  幼小或社交能力較弱的孩子,較常見平行遊戲。幼兒「參與」能力是一種社交能力指標,若幼兒的「參與」能力較差時,他可能以攻擊方式或打亂活動,並進而造成被同儕排斥的結果。2歲多幼兒攻擊行為,較多為肢體行為,也許是其表達能力未及。其攻擊行為為工具性的,即是為了特定目的,例如,搶奪玩具或受挫時。4歲或較長的孩子,其攻擊則偏向懷有敵意。2歲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時也常有破壞行為,例如丟東西。

  孩子有攻擊行為時,在避免重複上,成人的反應方式也很重要。如果成人屈服,孩子的行為會被加強,並以此模式重複出現。如果成人用體罰方式,卻示意了孩子攻擊的處事模式。較好的方式是,當下制止,但事發或事後應同理並排除孩子的挫折來源,同時引導其正確表達方式。攻擊行為也常模仿自不當的電視、電影或卡通。孩子初次有攻擊行為時除了制止外,要儘量避免動怒(情緒的),甚至以暴制暴,而是盡可能理智地(例如轉移地點)排除孩子的情緒。孩子得到「教育」比得到「教訓」更加重要。否則,攻擊手段一旦形成模式,就更難糾正。如何做到「堅持,但不動怒」,就是父母的修為了,堅持是理智,不動怒是情緒,也就是理智而不情緒。大不易,做到了,親子關係一定得到回報,反之亦然。

0 評論

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


發表回覆。

    李定智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
    持蒙特梭利AMS證照

    Archives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二月 2015
    八月 2013
    三月 2013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十一月 2011
    七月 2010
    四月 2010
    三月 2010
    一月 2010
    六月 2009
    四月 2009
    三月 2009

    Categories

    全部

    RSS 訂閱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by 新園幼兒園
  • 首頁
  • 入學資訊
    • 關於 >
      • 教學內容
      • 蒙特梭利
  • 在校訊息
    • 行事曆
    • 相簿
    • 親子屋
    • 宣導資訊 >
      • 教育部通報109.01.30
      • 武漢肺炎防疫
      • H7N9流感專區
      • 預防登革熱
      • 狂犬病專區
      • 臺灣母語日
  • 更多文章
    • 孩子不麻煩
    • 教師心得
  • 聯絡新園
  • English